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特稿  >  正文

人物特稿

二维码会说话 让沟通更温暖

阅读量: 更新时间:2015-12-01

二维码会说话 让沟通更温暖

——访多语种语音医嘱系统项目团队

二维码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扫一扫已经司空见惯。可是,你听说过“会说话的二维码”吗?你知道它是如何发声的吗?又有着怎样的大用途呢?

在信息技术部余远波、陈静娴老师的指导下,由我校12级、13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佘陈凤、曹友、陈泽游、任国豪、石荣辉、刘迪、林佳佳同学自主研发的多语种语音医嘱系统项目,荣获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海南赛区竞赛铜奖。

近日,笔者与该项目团队负责人佘陈凤同学进行了详细的交谈,解开了心中的种种疑问。

问:二维码在日常生活中很普遍,而使二维码“会说话”却是一个奇妙而又新颖的想法,是怎样萌发出这样独特的构思的呢?

佘陈凤:一是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中国超过4亿人口不能用普通话进行交谈,二是去医院看病的老年人口占绝大部分,有些老年患者视力退化,看不清文字,也不会说普通话,无法与医生进行顺畅的交流。而且,海南作为国际旅游岛,外国友人在当地就医,医嘱的传达也存在问题。基于以上情况,我们就产生了创造一个多语种语音医嘱系统的想法,给医生患者带来便利。

我们的作品独特之处在于它的首发性和针对性。它针对的是医院患者的实际问题,并且也能解决这类问题,很好的方便了老年患者。再者,这个项目是首发的,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新奇且实用。

问:能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这个特殊的二维码吗?

佘陈凤:OSCP(医嘱服务云平台Orders Service Cloud Platform,以下简称“OSCP”)包括软件和硬件两部分。OSCP软件,是一款免费的多语种语音医嘱系统APP,医嘱定时提醒,患者只需把药品袋靠近设备,扫描药品袋上的二维码即可播报多语种语音医嘱。可以说,操作简单方便。

现在的部分三甲医院有口服药自动分拣设备,将每位患者每次口服药品独立封装在药品袋中,此药品袋上有唯一识别的二维码。把二维码所对应的医嘱信息用声音(方言、外语等)播报给患者,使得医嘱顺利传达给患者。

问:“沟通更温暖”是这个项目的主题,而病人因为生病而带来的身心疲惫,加上医院更加严肃的环境,很容易让病人觉得孤独,那能给我们具体介绍一下这个产品是怎么体现温暖的吗?

佘陈凤:扫扫这个被印在药袋上的二维码时,会听到温馨的语音提醒。当熟悉的家乡话在耳边响起的时候,会让人们在脆弱的时候感觉到温暖。这个产品不仅能做到医嘱定时提醒,而且通过图像采集设备扫描能获得药品袋上二维码所包含的病人床位信息、药品信息等,匹配到服务器数据库该条医嘱,对应播报多语种医嘱语音。

通过个性化设置播报语种(普通话、海南话和英语等)功能,让不同病人理解医嘱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医患医嘱沟通的实际问题,在医嘱后还可附带家属留言,并且通过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查询用药记录功能,以提醒患者用药,规范患者用药。除此之外我们还设置了温馨的订餐服务,方便快捷,还会提醒病人吃饭时候的禁忌,让病人吃的饭菜更加合适健康。温馨传递功能,维系亲情,提供语音传递及订餐服务,让患者感受到家人的言语和行动上的关怀,即使家人不在身边也会备感温情。

问:项目未来准备如何投入市场产生盈利?目前有没有投资者有投资意向?

佘陈凤:产品正在试验阶段,还没有正式进入医院,不过在试验阶段取得的效果还是很好的。目前已经做成了App,病人和医护人员都可以方便地使用。我相信一旦实施,它将会取得不俗成绩。海南海平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和我们签订了投资意向书,同时,学校也有出资支持我们办这个项目。目前正处于软件完善、加硬件出品的阶段,为后续登陆市场做好准备。

问:团队合作力之强大家都有目共睹,是如何凝聚起来的呢?具体怎么分工呢?

余陈凤:我们几个是同班同学,性格很合得来,私底下也是知己,大家可以说是心往一处使劲,在工作上合作起来很容易。后来加入团队的几个13级的小伙伴,因为他们的热情和主动以及很有自我创造的想法让团队变得更有凝聚力和活力。

我们在项目开始前就已经有了一份具体的实施策划,比如我是项目负责人,主要解决二维码扫描模块的技术支持,曹友负责软件的整合模块,还是我的助理呢,哈哈。陈泽游、任国豪、石荣辉都是负责技术支持的,刘迪负责资料收集。可以这么说,团队分工明确、心照不宣的默契、各司其职以及踏实的做事态度就是最大的优势。

感谢佘陈凤同学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分享自己的创业心经。相信这次访谈能给正在创业或者准备创业的同学带来一些启发,祝福多语种语音医嘱系统项目团队越做越好,也愿同学们付出智慧和毅力,勇敢去飞,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团队成员合影


APP.jpg

多语种语音医嘱AP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