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筱海:为海医发展穷尽毕生努力-新闻网 - 海南医科大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正文

文艺

海医故事(一) | 林筱海:为海医发展穷尽毕生努力

编辑:宣传部-薄傲 阅读量: 更新时间:2024-01-09

自人类诞生之日起,与疾病的斗争便成为一代又一代人肩负着的使命。

从最初的束手无策、祈求上苍保佑,到主动去探求解除痛苦、恢复健康的方法,再到研发出各种疫苗、药物以及治疗手段,每一个阶段,无不体现人类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艰辛和曲折。也是在这样的漫长岁月里,医学被逐步建立起来,让患者看到了人生希望。

古人类通过劳动制造出生产工具,从而产生了砭石、骨针等医疗器具,并逐渐掌握了运用工具治疗疾病的医疗经验。那么,如何让长期积累起来的医疗经验接续传承下去?基于人类医疗事业的需要,医学教育应运而生。

与我国大部分地区不同,长期孤悬海外的海南岛,自古就是流放界的“地标”,古人无不闻之色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海南都被视作蛮荒之地,文明进程相对迟缓,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

在这样的条件下,岛内医疗资源匮乏、看病就医难等问题长期困扰着岛上的居民。为了让医学的福祉更好惠及岛上的百姓,无数先辈们前仆后继,或远涉重洋学习先进医技,或在日复一日的实践中探索疗法,一代又一代的传承赓续,让医学教育的火焰在琼州大地生生不息。

回顾海南医学事业的发展史,海南医学院的诞生绝对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面对早期艰苦的条件,林筱海、梁文墀、朱润深等海南医学院先贤没有丝毫退却,他们怀着滚烫的心迎难而上,用迸发着的热量,点燃了海南现代医学教育的火种,照亮了学生们前进的路。

让我们踏上时光之旅,一起走进先贤林筱海初创海医的那段艰难岁月。


林筱海:为海医发展穷尽毕生努力

——海医故事



沿着文昌市区向东驱车17公里,就来到了文教镇加美村。

这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文化积淀的村庄,自古名人贤士辈出,“海南三贤”之一、明代著名政治家、学者邢宥就在此出生成长。如今,村里还保留着完整的邢宥故居、邢宥墓和邢宥纪念亭。

1904年,加美村的一户林姓乡绅家中,迎来了一个男婴的降生,他就是海南医学院的前身——海强高级医事职业技术学校独立创办人林筱海。

林筱海的父亲是一位老华侨,早年在南洋做生意,积累了不少财富后便返回家乡,购置了不少田产,在十里八乡也算小有名气。

家境优渥的生活让林筱海衣食富足,从小就无忧无虑。1922年,18岁的林筱海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琼崖师范学校中学班。四年后,结束中学时光的他离开家乡,北赴沪上,进入上海南洋医科大学学习。

在上海,由于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林筱海被上海南洋医科大学开除,但他并未因此而中止学业,而是转入上海医科大学续读。在该校获得医学学士学位后,林筱海东渡日本继续深造,考入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部研究生班,并于1932年获得医学硕士学位。

学成归来的林筱海决定在外地闯一闯,前往广州开业行医。但不久后,思乡心切的他回到家乡,到当时海南岛规模最大、设备较为完善的综合性西医医院,也是海南社会名流和海外侨胞捐资兴建的第一家董事会制医院——海南医院担任医师。同时,他还兼任护士学校教师。

“父亲一直都十分挂念着家乡的发展。”林筱海的儿子林明昆说,后来,林筱海又在家乡文教圩开办了文教医院,并结识了自己后来的妻子。

出于提升自身能力的需要,1935年,林筱海再度回到上海,先是考取了公共租界工部雇用医师,后又考取上海法医研究所研究员,获法医医师资格证书,受聘于广东高等法院海南分院任法医。

1936年,定安县城发生鼠疫,随后蔓延到仙屯、桐迁坡、山椒、南闾等地。当时国民党当局没有专门的防疫管理机构,这给防疫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难。时任海南行政区绥靖公署专员黄强亲自找到林筱海,请其去定安调查具体情况。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林筱海鼓足勇气,孤身一人到定安了解情况,后来通过对病人检查,证实是淋巴腺性鼠疫。他一边返回府城向当局告急,急电南京中央卫生署求援,一边联络了不少在本地开诊所的执业医生,组成救援队去参与疫情防控。

不久,著名鼠疫专家伍连德教授前来海南调查疫情,从福建疫区调一个鼠疫防治队来海口,再由林筱海带队赶到定安县城及附近村庄,开展灭鼠等防治工作。终于在一个月多的时间内,把鼠疫扑灭。

 1937年,海口暴发霍乱大流行。疫情发生后,海口虽有3所医院,但美国人办的福音医院和法国人办的中法医院均拒绝接受患者治疗,唯有海南医院独家收治。但一周后,海南医院院内发生感染,两位职工染病死亡,该院宣布停止接收病人。由此,霍乱患者无处求医,病人在街头巷尾倒毙 不少,致使疫情不断扩散。

在危急关头,在海口开业的医师徐天恩率先号召和组织医界同仁义务应诊,发动海口地区商行募捐筹款,借用盐灶原法国领事馆废旧楼房设立临时传染病院专门收治患者,医护人员义务轮流诊病。

由于霍乱属烈性传染病,病人多在夜间死亡,因此医护人员夜间观察病情尤为重要。为改变夜间无医护人员观察的状况,林筱海主动请缨到临时传染病医院担任住院医师,主持院务,他与两位医生助理经过一个多月的救治,终把疫情扑灭。

参与鼠疫和霍乱防治的两件事,让林筱海认识到培养医疗卫生人才的重要性,开始萌生了在未来创办医学院校的想法。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林筱海积极投身战场,离开家乡奔赴各地参与抗战,他先后历任湖北恩施县第六战区司令部卫生处视察员、云南远征军司令部卫生处代处长,并随军进入缅甸作战。

尽管多年来一直奔波四方,但林筱海始终没有放下对故土的眷恋。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再次把目光投回家乡,在得知有返乡工作的机会后,毅然决然带着全家人从上海迁回到海南。

调返家乡后,林筱海接任海南陆军医院院长。彼时,多年未归家乡的林筱海目睹海南医疗卫生仍旧十分落后,不仅医院少,医生护士也十分紧缺。与此同时,街上处处游荡着游手好闲的青年人。此情此景,让林筱海坚定了开办医学院校的念头,在他看来,医学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医疗卫生人员,而且还能给终日无所事事的社会青年提供就学和就业的机会,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

然而,现实却给林筱海积极的热情泼下了一盆凉水。当他向国民党当局申请开办公立医学院校时,被政府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政府不支持建医学院校,那我就自己筹钱来建。”虽然并未得到官方支持,但林筱海并没有气馁。他充分利用自己和妻子都是华侨的优势,向海外亲友筹集资金。

“筹钱建学校的过程是非常不易的,听母亲说,当时父亲不停地联系海外的亲戚朋友,能借的都借了。”林明昆回忆,由于被父亲烦得不胜其扰,当时有的亲戚见到父亲都躲着走。

经过历时一年多的筹措,林筱海终于筹齐了开办学校的资金。然而,新的问题却又出现了。一开始,林筱海将学校命名为海南医士学校,但遭到国民党当局的驳回,理由是私立学校不具备条件。

后来,经广东省文教厅批准,林筱海将学校名称定为海强高级医事职业技术学校。之所以取名“海强”,寓意是指通过加强医学教育,提升海南民众身体素质,将海南建设得更加昌盛富强。



1947年8月,海南历史上第一所医科学校——海强高级医事职业技术学校成立。由于学校经费和物资紧张,国民政府当局也未给予支持,学校创办初期可谓是举步维艰,办学条件极差。桌椅等教学设备和一台显微镜、少量图书,组成了学校的全部“家当”。

“小时候就听奶奶说,父亲开办学校后,就想着从家里‘搜刮’物品供学校使用,比如看到有多余的家具,甚至一根木头,反正是觉得有用的东西都会从家里往学校搬。”林明昆说,有时父亲还想方设法从奶奶那里拿钱,用于资助学校建设。

海强高级医事职业技术学校校址位于现在的海口市龙华路,在抗日战争时期,曾是日本的染布厂,共25亩土地。后来,林筱海又斥资买进5亩土地,共建起三幢三房一厅的楼房,用于上课和办公。建校初期,学校只有四间教室和教工宿舍、一间教工学生厨房、一间图书阅览室。除课堂讲授,还利用当时的一间陆军医院作为学生临床教学的实习基地。

据相关史料记载,海强高级医事职业技术学校教学课程设置了实习课、临床课、普通课和医学基础课等。其中普通课学习一年、临床基础课学习一年、临床实习半年、下乡实习半年。经过三年的学习后毕业,学生们自行寻找工作。

“学校建起来后,深受周边老百姓的欢迎。大家只要是生病就往学校跑,不用再跑到相对较远的地方看病了。”林明昆还记得,除了为登门的患者诊治,当听到有人患急病的消息时,父亲总是放下手头的事,匆匆背着药箱就出门了。

尽管条件十分艰苦,但当时学校的师资力量却并不差,学校临床课由陆军医院10余名医师兼任。除林筱海之外,他的堂妹林筱筠毕业于日本东京女子医学部,此外,还有毕业于国防医大的桃士湖、冯宝鉴、王兴旺,中山医学院毕业的王福康等许多有名医师都参与到教学工作中。

海强高级医事职业技术学校是为了开辟海南医学发展道路而办起来的。该校前后共办4 年,培训中级医务技术人员200多人。这些医务人员后来基本成为海南各市县医院、乡镇卫生院的核心力量。

“当时的宿舍条件很简陋,大家住在一个三十人的大宿舍里。因为学校是平房,每当遇到大雨,宿舍和教室就都会泡水。刮台风的时候更是吓人,曾经有间房子差点被吹得倒塌,幸亏老师及时提醒让我们提前逃离。”1952年进入海南医学专科学校初级班学习的邱逸珊说。

林筱海当时是邱逸珊的班主任。“林老师给我们上的课不算多,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就是他讲的解剖课。在讲解时,他能够结合实践,对理论知识进行解读,讲得非常通俗易懂,大家都非常喜欢。”在邱逸珊看来,林筱海性格比较平易近人,对学生十分关心爱护。“他家里还有个缝纫机,我们经常还到他家去,对衣服进行缝缝补补。”

1949年,国民党当局军医署署长陈立楷乘专机逃往台湾,他特绕道到海口,动员林筱海带上一家人同机去台湾。

“我不能离开学校,我要是走了学生们怎么办?”面对陈立楷的邀请,林筱海以无法离开学校为由,婉拒了对方的好意。不久,林筱海被国民党当局以“盗卖卫生器材,接济共产党”的罪名逮捕入狱,并撤销陆军医院院长职务,后经家人疏通关系,他才获释出狱。

恢复自由身的林筱海,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学校上。“对于繁重的工作他从来没有怨言,也不讲听到的坏话,反正他就是闷头自己一个人承受,几十年来都是这种性格。”林明昆感慨地说。

1951年,海强高级医事职业技术学校由海南行政公署接管,同海南大学医学院合并成立了海南医学专科学校。海南医学专科学校成立后,林筱海不再担任校长,改任教务处主任,职位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是他对学校的热爱却未减少半分。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林筱海一直在学校任教。

林明昆还记得,在粮食紧张的那几年里,父亲每次都是等到食堂的人基本上走完了,才去打饭,吃的几乎是厨房里面的剩菜。“父亲常说办学校不容易,不能浪费粮食。”

作为上海法医研究院第一批研究学员,林筱海对尸体解剖较为熟悉,当时一些患有疑难杂症而去世的尸体,经常会被运送到医学专科学校,由林筱海承担解剖任务。

在林明昆印象中,从自己有记忆开始,父亲就一直对医学教育事业饱含热忱。“除了去上课,他不是在家备课就是批改学生送来的作业,每天大部分时间就是坐在书桌前,连打饭都是我们几个兄弟姐妹打回来。这与他年轻时大相径庭。”

林明昆说,他从许多和父亲同龄的长辈口中得知,父亲年轻时也曾是一个出手阔绰的公子哥,三天两头请朋友到家里吃饭,并擅长小提琴等乐器,生活过得十分惬意。但是长大后,他发现父亲的衣服都是穿了很多年的,洗到发白了都不舍得换,即便家庭经济好转了,这种简朴的习惯也未曾改变。

“奶奶说,真正让父亲发生改变的,是父亲创办学校之后,资金的捉襟见肘让他懂得了金钱的来之不易,开始变得十分节俭。”林明昆还记得,对于父亲想尽办法筹钱办学校的做法,一开始奶奶并不理解,对此非常生气,但后来看到父亲身上发生的变化,慢慢地也就不再埋怨了。

在繁重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之余,林筱海始终保持对医学的热情,不断学习新的医学知识。他省下来的钱,除了捐给学校之外,大部分都用来购买书籍。

“除了西医之外,父亲对中医也有浓厚的兴趣。他买了很多关于中医的书籍,收集了很多关于中医的经验方和病状。在他看来,只要能够治好病人,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的药方都应该使用。”林明昆说。

1979年,林筱海因年老而退休,被校方聘为顾问。他始终牵挂着海医的发展。在海南医学院筹建工作启动后,校方邀请他回去担任筹备顾问,他毫不犹豫就答应了,凡是学校有邀请,他几乎是有求必应。

周道璋与邱逸珊同一批进入海南医学专科学校学习,他的小册子里还留存着1955年毕业前夕,班主任林筱海写给自己的临别赠言:“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就是最光荣的工作岗位,望你尽最大的努力,完成一切任务。”

林筱海的一生,也正如他给学生的赠言一般,在艰难的岁月中,甘于为海南医学教育事业穷尽毕生努力,生动演绎了海医人自强不息的精神。

Baidu
map